中国青年网广州7月17日电(通讯员朱熙平 莫朝扬 卢佳欣)为了探寻广州红色资源,弘扬祖国红色文化,7月17日,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立项团队MOVE团队踏上寻访红色文化之旅。实践团队参观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3号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及位于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的杨匏安旧居陈列馆。
步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由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,大石头上赫然写着全中国国民革命者联合起来。接下来团队成员跟随馆内讲解员开始参观学习。中共三大纪念馆主要展示了四个主题,上下求索—中共三大召开的历史背景,凝聚共识—中共三大的召开,风起云涌—轰轰烈烈的大革命,理想之光—新中国成立前牺牲的中共三大代表。馆内陈列了大量中共三大议程中的重要文件,其中九天会议的内容,让人深刻感受到毛泽东、李大钊、陈独秀等共产党人临危不惧、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,领略革命先烈努力拼搏、不惧艰险的开创精神。在中共三大纪念馆前,MOVE团队全体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,举起右手庄严宣誓,重温入党誓词,展现了青年党员的坚定决心。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誓词,在脑海回荡,撼动心灵。
图 实践团队队员认真阅读革命先烈的生平事迹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郝泽辰 摄
此外,团队专门对“光荣在党50年”纪念章获得者、57年党龄的老党员王允生(原广州市白云区华侨糖厂副厂长)进行采访,采访主要围绕“入党的初心”“对党的认识”“对青年党员的期望”以及“如何弘扬祖国红色文化”四部分展开。王允生老同志谈到,新时代的党员要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,要有“知青精神”,继续保持艰苦奋斗,不断学习党和国家先进知识,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。关于如何弘扬祖国红色文化,王允生老同志认为微党课的形式简短精炼、易于接受,通过小故事讲述大道理,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推广方式,能调动民众对红色文化学习的积极性。老党员的一番话让实践团队队员受益良多,并表示不怕苦不怕难,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,让青春之花绽放光彩。
图 采访老党员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郝泽辰 摄
稍作休整,MOVE团队继续参观广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杨匏安旧居陈列馆。杨匏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,也是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家。走进杨家祠,该陈列馆以“华南明灯”为展览主题介绍了杨匏安在广州十年的经历、杨家祠作为红色据点发挥的作用、早期参与活动的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到杨家祠参加活动的故事,生动展示了他一生对真理正义矢志追求、对革命事业忘我牺牲、对艰难困厄奋斗不息的精神品质。带队老师给团队成员讲解了杨匏安生平的点点滴滴,以及杨家祠的相关故事。杨匏安在国共合作时担任要职,每月有300大洋薪俸,除了生活费外,全数上交给党,以至于他遇难后,子女流落孤儿院。杨匏安先辈对革命事业的忘我牺牲精神和公忠不可忘的家国情怀,永远值得我们学习。红色故事凝聚奋斗力量,杨匏安烈士的事迹为广大党员干部,为广大热血青年树立了“忠诚干净担当”的榜样,烈士精神将激励团队成员,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更好地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。
图 老师讲解杨匏安事迹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郝泽辰 摄
此次红色参观实践学习活动,让团队成员们对党的峥嵘岁月有了深刻的了解,对这些英勇革命先辈的敬佩之情牢牢刻在心底。本团队成员卢佳欣表示:“我们作为享受着优势教育资源和社会政策的大学生,应该继承与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精神品质,深刻认识肩负的使命和责任,努力学习,乐于奉献,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!” 在参观杨匏安旧居陈列馆时团队成员莫朝扬有感而发,写下了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,中国梦,中国心,爱我中华!”。在新时代,团队成员定当发挥青年的创造力和先锋作用,勇担时代重任,积极投身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。
图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前大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郝泽辰 摄
地址:广州市花都区学府路1号广州城市理工学院B6-312 电话:020-36903401 Email:zhuax@gcu.edu.cn
Copyright © 2007-2025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制作维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