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讯(记者 朱奥雪 梁文峻)李莉林,我校机械工程学院/机器人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2025届的杰出毕业生,从课堂作业到国际赛事的舞台,她曾经历过困惑与迷茫,但最终斩获了20余项国家级、省级设计大奖。凭借“快乐小狗”般的积极心态,她在工业设计领域里书写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青春华章。她的故事,是探索与勇敢的生动诠释,更是对热爱的最好见证。
破迷雾,觅方向——从迷茫走向笃定
“当你对所学感到迷茫时,不妨大胆去尝试。”初入大学,李莉林对工业设计的方向不甚明了,甚至萌生转专业的念头。然而,导师的鼓励点燃了她探索的热情:她选修机械专业课程,旁听日语课堂,跨校参与竞赛……一次产品设计课成为了她的转折点。“当亲手设计的作品从图纸变为实物,那种成就感让我笃定:这个专业充满了魅力!”
深知基础薄弱,她以“笨鸟先飞”的精神刻苦学习,课前预习、课中专注、课后巩固,寒暑假辗转于各类培训班,提升软件操作技能,打磨作品集。凭借优异的成绩与竞赛成果,她连续两年荣获学校“三好学生”及“科技创新先进个人”称号。她用实际行动证明:努力能弥补天赋的不足,而热爱则是前行的强大动力。
李莉林(右一)和何人可老师的合影(李莉林 提供)
闯赛场,炼锋芒——从“竞赛小白”到“团队核心”
“迷茫时,就把自己投身未知——答案总在路上。”大二时,李莉林加入了学校“亮剑”团队,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。在队友的引领下,她首次参加“互联网+”“挑战杯”等学科竞赛,并成功申请多项技术专利,开启了科研竞赛之旅。
从最初的“竞赛小白”到独立统筹项目,她成长为团队核心人物。她加入工业设计协会,主导设计的“多功能墙面处理机”在中国好创意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荣获国赛二等奖。该产品瞄准学校扩建时的粉尘污染问题,致力于改善工人健康。此后,她和团队在米兰设计周国赛、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等赛事中摘得一等奖、铜奖等20余项荣誉,其中包括2项国际奖项、6项国家奖项,充分展现了她卓越的创新设计能力。
李莉林部分竞赛获奖证书(李莉林 提供)
聚合力,燃创意——团队协作激发无限可能
“每一次获奖,都是导师和队友共同努力的成果。”大二时,即便尚未掌握C4D基础建模,她仍毅然报名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。整个暑假,她凭借B站教程自学动画制作,攻克30秒展示动画的难关。在班主任推荐下,她加入黄海燕和张宇博老师的团队。尽管软件技能尚不精通,但凭借团队协作,她与队友携手站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的领奖台。
“团队合作让我明白,一个人的短板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得以补齐。”这次经历不仅是奖项的突破,更让她学会如何在合作中成长。
李莉林(右二)和队友、指导老师一起参加2023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(李莉林 提供)
担责任,献温暖——用行动传递正能量
“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做有意义的事,是我的动力源泉。”在赛场上,她是“狠角色”;在生活中,她是“温暖担当”。她担任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部部长,策划多场赛事推广活动,累计覆盖500余人。作为朋辈心理辅导员,她倾听同学烦恼,成为大家的“情绪树洞”。
在校外,她加入益优青年团队,推动创新创业赛事,服务学生1800余人次。通过EDUA校园大使、北辰青年等平台,她拓宽视野,与来自不同院校的伙伴共同帮助迷茫的大学生规划职业方向。她笑称自己是“快乐小狗”,用感染力带动团队不断前行。
李莉林(左一)在益优青年社会创新大赛现场志愿服务(李莉林 提供)
拓边界,追梦想——在热爱中探索人生答案
“在有限的人生里探索无限可能。”李莉林的大学四年不仅是专业深耕的过程,更是一场自我发现的旅程。
热爱生活的她,从曾经的“宅女”变成减重20公斤的徒步爱好者;喜欢记录的她,自学摄影剪辑,定格校园四季;痴迷艺术的她,逛遍广深设计展,受邀参加日本G-Mark优良设计峰会、TEDx演讲等活动,与众多跨领域精英交流。“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。”在她看来,大学的意义不仅是专业精进,更在于打破边界,体验多元可能。
李莉林(左一)和朋友一起在TEDx演讲活动中画手柄(李莉林 提供)
仰星辰,踏实地——勇敢逐梦未来可期
“学习、忙碌、充实、快乐”是李莉林对大学生活的总结。面对职业选择,她建议同学们广泛尝试、深入探索,在感兴趣的领域深耕细作,终会找到既擅长又热爱的方向。她感恩导师的指引、队友的陪伴、家人的支持,更感谢那个“不断奔跑的自己”。
“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。”如今,李莉林再次踏上新的征程,仰望星空、脚踏实地,用勇敢和坚持书写属于自己的灿烂故事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她在未来继续绽放光芒!
文字录入:朱奥雪 机械工程学院/机器人工程学院
地址:广州市花都区学府路1号广州城市理工学院B6-312 电话:020-36903401 Email:zhuax@gcu.edu.cn
Copyright © 2007-2025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制作维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