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者:朱奥雪 发布时间:2024-05-27 浏览次数:115
本网讯(记者 缪丹云 周超 朱奥雪)5月16日、20日,机械工程学院/机器人工程学院分别召开了两场2024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。十余位校内外专家、毕业生代表受邀与会,学院院长黄汉雄、副院长邓达强、潘健怡和各专业教研室负责人、骨干教师及督导代表参加会议。
论证会现场(缪丹云 摄)
第一场是机器人工程和人工智能两个专业培养方案论证会,邓达强就专业师资状况、培养体系、教学思路等方面对培养方案做了详细汇报。第二场是机械工程、机械电子工程、智能制造工程三个专业和机械工程-人工智能主辅修双学位实验班的培养方案论证会,潘健怡作概况汇报后,各教研室负责人分别汇报了相关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情况。
与会专家在认真听取汇报后仔细审阅了培养方案,并从专业设置的前瞻性、专业特色、核心课程以及专业选修模块的设置、实践教学体系、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。专家表示,应进一步优化课程模块,提升课程之间的连贯性、系统性;应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,进一步加强实训、实践环节,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;应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职业定位,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,重视对学生实干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。
最后,与会专家对2024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总体评价:学院各专业定位准确,培养目标明确,课程表述确切,符合我校面向大湾区的本科层次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。学科基础课、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模块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合理,充分体现了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。教学进程安排合理,学时分配均衡。培养计划的制定过程体现了“以学生为中心、以学习成果为导向”的理念,培养方案总体能够支撑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。会后,专家组一行参观了学院的学生培养实验室,对学院的办学条件和教学体系给予了高度认可。
与会专家参观学生培养实验室(周超 摄)
黄汉雄代表学院对专家组给予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。他强调,各专业负责人要认真梳理、总结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,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与完善;以就业需求为导向,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思路、凸显专业特色、提高教学水平,以务实创新的精神为机械工程学院/机器人工程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附:
1. 第一场论证会专家和毕业生代表:中山大学鞠实儿教授、毛明志教授,华南理工大学刘桂雄教授、关权升教授,广州大学王员根教授,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经理曾钰高级工程师,广东大岳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彭艺波工程师,毕业生代表黄烽晋
2. 第二场论证会专家和毕业生代表:华南理工大学姚锡凡教授,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王晓军教授,华南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曹永军高级工程师,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林颖教授,世创莱宝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章勤忠,广州蓝海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冼志军,广州伊东机电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周建军,毕业生代表梁家健(广州大学在读博士生)
文字录入:朱奥雪 机械工程学院/机器人工程学院
地址:广州市花都区学府路1号广州城市理工学院B6-312 电话:020-36903401 Email:zhuax@gcu.edu.cn
Copyright © 2007-2024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制作维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