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时节,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/ 机器人工程学院的同学们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精神洗礼 —— 思政第一课暨党史主题教育活动。此次活动以 “青春与责任同行,梦想与使命共进” 为主题,如同一场及时雨,滋润着同学们的心田,为他们在新学期的学习与成长指明了方向。 活动开始,在庄严的氛围中,全体师生起立,奏唱国歌。激昂的旋律在会场内回荡,每个人心中都涌起一股对祖国的热爱与敬意。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奏唱仪式,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告白,提醒着同学们肩负的责任与使命。 清明将至,翠柏凝春。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,全体师生一同观看了专题视频《祭英烈》。视频中,那些坚毅的面容、浸染热血的战旗、催人泪下的家书,将大家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。一百多年来,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党旗,用生命铸就丰碑。他们的英勇事迹如星河璀璨,照亮了民族前行的道路。先烈回眸应笑慰,擎旗自有后来人。观看完视频,同学们深刻认识到,如今的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,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。大家纷纷表示,要将缅怀之情转化为奋进之志,传承红色基因,在新时代续写属于这代人的光荣篇章。 随后,机械工程学院 / 机器人工程学院书记任春雯发表讲话。任书记以 “青春与责任同行,梦想与使命共进” 为题,与同学们分享了深刻的思考。她提到,青春不仅是诗和远方,更是责任与担当。作为机械工程学院 / 机器人工程学院的学子,责任镌刻在专业的脉络之中。从国之重器的研发到智能制造的突破,从精密仪器的创新到绿色能源的探索,同学们都是未来工业强国的脊梁。任书记还列举了钱学森、茅以升等前辈以 “科技报国” 为己任,在艰难困苦中奠基中国机械工业的事迹,以及 C919 大飞机设计师团队平均年龄仅 35 岁,以青春智慧托举大国腾飞的例子,鼓励同学们以他们为榜样,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需求,在课堂中夯实专业基础,在实验室锤炼创新能力,在工程实践中磨砺工匠精神。 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,“卡脖子” 技术亟待突破的背景下,任书记希望同学们胸怀 “国之大者”,在智能装备设计、新能源技术开发等赛道上坚定前行,以 “板凳甘坐十年冷” 的定力,成为破解关键技术难题的尖兵。唯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,方能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最绚丽的光彩。 此外,任书记还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倡议:深耕专业,筑牢根基;勇于创新,突破难题;扎根一线,服务社会。鼓励同学们以 “精益求精” 的态度对待每一门课程、每一次实验,夯实数理基础与工程素养;以敢为人先的精神,在实验室探索新技术,在竞赛中磨练技能,在科研攻关中追求卓越,勇攀科技高峰;利用暑期实践、毕业设计等机会,走进工厂车间、乡村振兴一线,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,让知识在实践中焕发光彩。 此次思政第一课暨党史主题教育活动,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,更是一次使命的传递。它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青春与责任、梦想与使命的紧密联系。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学院的同学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以责任为墨、以使命为纸,书写属于自己的强国篇章。他们将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深耕细作,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勇立潮头,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奉献青春。相信在未来,他们定能为国家的机械工业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,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!
|